2025年4月18-20日,桐城派与徽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这次会议由我校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我校文学院承办。来自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上海大学、汕头大学及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合肥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安徽大学出版社、《学术界》杂志社的90多名学者与会。开幕式上,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小明,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周晓光先后致辞,科研处处长汪洪峰主持开幕式。
著名桐城派研究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关爱和教授,著名徽学学者、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等五位学者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讲。分组交流中,省内外桐城派、徽学前辈与中青年学者展开了热烈而富于成果的学术探讨。会前,学者们围绕桐城派人物与徽州人物及交游关系,桐城派与皖派朴学、徽学、清学关系,桐城派、徽学文化内涵及与皖江文化、江南文化关系以及桐城派、徽州文化当代价值与创新、转化等主题,撰写并提交了56篇学术论文,合计60多万字,为会议的圆满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桐城派是清代形成于安徽并覆盖全国、影响深远持久的文学与文化流派。徽学同样是生成于安徽而影响全国的重要思想文化。桐城派、徽学同为安徽及全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二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讨桐城派与徽学各自的文化内涵,梳理桐城派与徽学的互动关系。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考察了著名的桐城六尺巷,就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我校为徽学发源地唯一本科高校,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两家联合主办的此次会议,旨在发掘桐城派与徽学的当代价值意义,是推进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重要举措。
学者们纷纷表示,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值得学界高度重视;举办桐城派与徽学全国学术研讨会是一个很好的、值得学界借鉴的创意。
(撰稿:潘定武;摄影:宣传部;责任编辑:梁娉婷;审核:汪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