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至7月17日,文学院赴黄山市休宁县东临溪镇汊口村开展“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行前教育,明确分工
7月8日上午,文学院召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行前动员大会,该院党总支书记汪方学、党总支副书记周志荣、团队指导老师及团队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团队指导老师介绍了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活动背景及活动筹备分工情况。
汪方学对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指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开展暑期社会意义非凡,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的重要方式,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强调,团队成员在活动中始终要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要服从指导老师统一管理和指挥,要加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要珍惜锻炼机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展示我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
实地走访,加强调研
7月12日—7月13日,团队成员集体参观了新旧红船展览馆,对姚华亮老人的事迹有了新的认识,一件件展品、一份份史料让大家感受到了姚华亮老人那份赤子情怀。团队对周边村民进行了访谈和调研,对红船展示馆的建立及姚老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了解。姚华亮老人因为对党、对部队和对革命事业有着特殊感情,自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就开始收集中国共产党党史、人民军队建设等方面资料,并将自家在汊口村的一幢二层民居,精心打造成一处红色展馆。有展板200多块,图片5000多张,各类资料、史料达万篇,实物10余类200多件。他充当志愿者,化身讲解员,不仅在家里传播,每年开学季还携带展板等资料走进附近中小学讲解。
挖掘故事,传递能量
7月14日—7月16日,团队全体成员集体拜访了姚华亮老人,并对姚华亮老人进行深入访谈。在访谈过程中,姚华亮老人热情地和大家分享了他的故事,他在部队的经历及红船展示馆建立的过程向大家展示了老一辈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传播爱国主义情怀的赤子之心。他表示自己是一名老兵,也是一名老党员,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将继续发挥余热,传承好红色基因;青年人要坚定理想信念,要遵循党的领导,面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团队全体成员通过走访红船展示馆和人物访谈,对姚华亮老人红色故事进行深度挖掘,形成实践报告并录制宣传视频,为大家展示其自办红色教育展馆,传播爱国主义情怀生动而真实的故事。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领大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让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深入挖掘红色故事,在广大青年中宣传先进的人物,积极弘扬推广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