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涵养学子的人文品格,文学院易班工作站于2025年5月—9月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以“六尺巷”文化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以古典之韵,谱时代新声。
“相传清代大学士张英收到家人书信,得知因占地问题与邻居发生争执,他挥笔写下‘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邻居见状亦退让三尺,便有了这传颂至今的六尺巷……”5月9日,在《巷陌传佳话,礼让润人心》故事会上,同学们化身“文化传讲人”,或引述史料还原清代邻里佳话,或结合现代社区生活讲述“新礼让故事”,在这里,六尺巷不再只是一条物理意义上的窄巷,它化作了一个流动的文学意象,在口耳相传的叙事诗学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感染力。

5月24日,在《一纸书来只为墙,同窗演绎礼让章》活动中,同学们将“六尺巷”的典故巧妙地联想到大学宿舍的微观社会之中,围绕公共空间、生活琐事等议题,生动演绎了从争执摩擦到宽容理解的转变过程。一方舞台,见微知著。文学院学子以身体力行的表演,完成了与先贤跨越时空的对话,证明了“礼让”并非束之高阁的古训,而是解决现实矛盾、营造和谐共同体的一剂良方。

9月12日,在《承六尺遗风,讲时代新礼》主题演讲比赛上,同学们在台上各抒己见,慷慨激昂,展现青春风采。台下掌声与笔记交织,传统智慧与时代思考在此刻深度共鸣,彰显了新一代学子承古开今的文化自觉与担当。

9月22日举办的《笔墨绘巷韵,创意续谦风》创作市集,成为学子们表达灵感的舞台。同学们以各自擅长的艺术语言,完成了对六尺巷文化的个性化解读与当代转化。这场创作市集,正如它所弘扬的精神一样,海纳百川,和而不同,同学们在创作与交换中,让礼让精神从“听”与“看”,延伸为“创”与“传”。

从耳听到演绎,从言说到创作,本次由文学院易班工作站举办的“六尺巷”主题文化系列活动,是一次由表及里、由知到行的深度文化浸润。它成功地让一段尘封的历史佳话,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朝气。让三尺巷,拓宽的是人生境界;承一脉礼,润泽的是时代人心。这股源自历史的谦和之风,必将伴随着文学院学子的脚步,吹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摄影、撰稿:王紫淇;责任编辑:朱亚军;审核:周志荣)